交配时间最长的物种是什么?人类为何不能像它们那样?
探讨自然界中的生物,除了赞叹其生存策略的巧妙和捕食技术的高超外,另一个焦点便是它们的繁殖活动。
这些基本行为构成了野生生物的生存核心。
在广袤的生物圈中,脊椎动物群体显示出较高的进化水平,他们多采取有性繁殖的方式;
与此相反,在无脊椎动物界,众多成员依旧保持着无性繁殖这一古老的繁衍方式。
无性繁殖没有涉及性别的互动,因此不存在交配时长的问题。
而在有性繁殖的生物中,交配时间的长短则大相径庭;
某些生物的交配仿佛计时赛,快速结束,就像“闪电”一样。
而其他生物的交配过程则显得漫长而持久,我们戏称为“持久者”。
在自然界,“持久者”的代表并非少数,比如我们熟悉的狗,以及马达加斯加的马岛缟狸和澳大利亚的暗袋鼩等;
狗的特性我们颇为了解,它们进化出了一种在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交配方式,雌雄双方背靠背地锁在一起,持续时间可达半小时以上。
如果在此期间试图强行分离,将会给雄狗带来巨大的疼痛和心理压力。
马岛缟狸,外表与狐狸相似,但它们并非犬科动物,而是属于灵猫科。
这种小巧的食肉动物全长仅有70公分左右,主要在夜间活动,以小型动物、鸟类和昆虫为食。
尽管它们体积小,却性格凶猛,这是因为它们是纯肉食性动物。
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雄个体会共同守护一块领地,形成短暂的伴侣关系,而到了次年的繁殖季节,伴侣便会更换。
它们的交配过程也是持久战,可以持续8小时,堪称胎盘哺乳动物中之最。
暗袋鼩有两种,分别生活在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它们是没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即有袋类。
澳洲的大地上,几乎都是这些拥有育儿袋的生物;
包括袋鼠、袋狼、袋狸、袋熊和袋貂等,似乎每种生物都骄傲地以自己的袋子在澳洲生存。
约1.4亿年前,有袋类哺乳动物与我们这些无袋哺乳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随着大陆漂移,有袋类动物在澳洲和美洲的一些地区得以保留;
而在其他大陆,有袋类动物在漫长的历史中被更先进、更凶猛的无袋类哺乳动物所猎食而几乎灭绝。
现在你若前往澳洲,就会发现那里的有袋类动物相对温和,即使是食肉动物,总体上显得有些笨拙。
例如,兔子这样的动物就能在澳洲造成生态破坏,而没有哪种食肉动物能够控制它们。
但在繁殖方面,有袋类动物表现出惊人的狂热,许多都属于“持久者”,其中暗袋鼩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种生物的雄性在夏季进入繁殖期,持续时间约2至3周。
繁殖期间,雄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激增,如同被魔法控制,疯狂寻找雌性以繁衍后代。
在此期间,它们会放弃进食和休息,甚至可以放弃生命,单次交配时间可达14小时,为哺乳动物界之最。
更为惊人的是,只要雄性还有一口气,它就会继续寻找雌性繁殖,直至精疲力竭而死。
每年夏季,成年雄性的数量会锐减,暗袋鼩的总数量下降一半。
这种行为背后的机制是雄性通过牺牲自己,为雌性和后代腾出生存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对种群数量的自我调控,让生物学家既惊叹又困扰。
在过去,雄性的这种行为不会对暗袋鼩的整体数量造成太大影响,新生个体迅速补充了种群。
但如今,随着环境变化、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加上它们固有的习性,暗袋鼩种群已陷入了濒危状态。
在探讨“占坑侠”的自然界地位之后,让我们转向速度的极致——“闪电侠”的世界。
非洲大草原上随处可见“闪电侠”的身影,诸如狮、虎、鹿、象等,它们以秒和分钟作为竞争的基础,这便是大自然的常态。
然而,动物之间为何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必须明白,动物所拥有的时间长短并非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繁殖策略,这被铭刻在它们的基因深处。
因此,人类亦应遵循此自然法则,不逆天而为。(提及人类,稍后将有解释。)
时间的长短各有利弊。持久的优点在于提升每次尝试的成功几率,确保了对领地的控制权,对于后代的繁衍极为有利。
但弊端在于,野外环境中的危险性大增,特别是对那些独自生活的动物来说。
长时间的活动,加上注意力的分散,使得它们更易成为天敌的目标。
因此,“占坑侠”通常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非洲草原上时刻充满着危险,“占坑侠”还倾向于群居。
而“闪电侠”的优势则在于其灵活性和高机动性,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交配,即便单次成功率较低,依靠次数的累积也能弥补。
“闪电侠”们生活在危险四伏的环境中,即便是群居的狮子也不能幸免。
那么,人类与它们有何不同?
或许你心存疑惑,认为人类属于群居生物,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中,应当归类为“占坑侠”,但实际上,人类却是典型的“闪电侠”。
不论是人类还是类人猿,皆属于这一范畴。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交配时间属于较短之列,平均不足3分钟。
正因如此,人类作为“闪电侠”,加之一夫一妻制的形成与发展,导致在进化过程中,某些生殖骨骼消失。
那么,人类为何成为“闪电侠”?
答案其实很简单,人类仅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大陆,过上相对较为安宁的生活不过数百万年的时间,然而在非洲的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闪电”的特性早已融入我们的基因。
因此,人类应接受自身的“闪电侠”本质,无需刻意改变。
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