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统一中华的基本标准为何是统一汉土呢?
本頁主題: 统一中华的基本标准为何是统一汉土呢?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swm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55
威望:151 點
金錢:745 USD
貢獻:1911 點
註冊:2023-11-15

统一中华的基本标准为何是统一汉土呢?

统一中华的标准是什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的标准答案是960万平方公里一寸都不能少。但是中国如今得来的这960万平方公里它是一步步发展来的,即像婴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因此中国也是有其核心文化和始源文明,再不断吸收和兼并诸多地区的文化和族群,逐渐形成了所谓的中华文明。

中华一词语出晋朝的历史文献,用以指代中原王朝的臣民和中原王朝的所统治下的土地,以此和胡人做出极大的区分。在秦皇统一六国,将诸夏合为一家之后,汉朝继承秦朝霸业,消解了昔日诸夏六国的隔阂,形成了汉人概念,其中“汉”有星河之意。同时汉朝还将汉王朝统治下的土地引申为九州、赤县、神州,例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其中九州的范围东至东海,含辽东地区在内,北以戈壁大漠及燕山山脉作为汉民族地区与草原游牧民族地区的分界线。西以河西走廊,巴蜀与藏地相接,向南囊括岭南地区。

古代九州的地理范围与古代汉族传统聚居地区重叠,故称为「华夏九州」或「汉地九州」。当秦皇完成了华夏九州的大一统之时,中国的历史教材也称之为完成了中国的首次统一,由此来看中国大一统的始源文明即为汉文明的统一.秦灭后的汉朝完成华夏九州的一统之时,汉王朝推出了移民实边策略。移民实边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楚国曾迁移贵族到边境开荒,发展边境经济,加强国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汉朝在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余万口,充实北方诸郡,实行兵农结合,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大名鼎鼎的吕布就出生北方的九原郡,即现在的内蒙古包头。由于采取了移民实边和屯田戍边的措施,汉代西北边境一带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将汉朝的实际掌控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左右。之后汉朝继续开拓了西域,完成了对西域的监控和统治,此时中国历史教材将汉武帝时代称为第二次中国大一统。

但是随着汉朝的衰弱,权贵间的内战开始爆发,东汉分裂为三国,互相征伐,中国人口损失近乎百分之七十,司马家完成了汉地三家分裂势力的整合,又被教材称为统一中国,由此可见统一汉地九州的标准仍旧作为中国统一的基本标准。

西晋时代,五胡已大量内迁,司马诸王为了争夺皇权,发动惨烈的战争,在杀红眼的过程中,甚至使用五胡雇佣兵作战,在消弭自身精锐力量的内战过程中,让五胡得到大量战争经验和优质的武器供给。最终匈奴刘渊脱离西晋建立了汉赵政权,刘渊之弟刘聪篡位后则攻入洛阳,俘杀晋怀帝,之后又灭亡位于长安的西晋残余势力。至此,晋朝皇族南逃又重新建立了东晋,此时为了建构对沦陷区汉人的统战工作,东晋开始频繁使用中华一词,强调中华的沦陷,东晋朝廷肩负重新统一华夏九州的神圣使命。由此来看中华概念和汉人江山可以说是高度绑定,在古代统一中华即是统一汉家之地。

至于北方五胡建立的十六国全都未算进中华正统王朝中,后赵石虎在消灭匈奴刘氏后,为了稳固羯胡对北方汉地的统治,开始大肆迁移胡人进入北方定居,意图达成胡化目的,最终石虎的养孙冉闵发动了军事政变,将羯胡皇族屠杀殆尽,同时将已经迁入中原的大量胡人,重新迁移回去,以至互相攻杀,死伤殆尽。《晋书》记载:“(冉闵)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现在网上有些人黑冉闵只是军阀并没有拯救汉人,实际上从他的所为来说确实让胡人大量死亡,消除掉了羯赵政权带来的胡化问题,冉闵不是神,他所掌握的资源和土地有限,东晋王朝对战五胡尚且也只是均衡状态,他更不可能独灭数量已近百万的五胡。

随着羯赵的覆灭,北方经过几十年的厮杀后,北魏鲜卑统治了北方,这一时期鲜卑和汉人仍旧泾渭分明,甚至有看轻“中华朝士”的行为。随着北魏内部汉人力量的增长,最终鲜卑人的政权被汉人所替换,新生的隋朝强调自身为中华,最终南下统一了陈国。至此北方汉地和南方汉地完成了归一,之后的唐朝在汉地的基础上,又持续对突厥和高句丽用兵,兼并了北方草原,设置羁縻统治,即承认当地土著头目,封以王侯或许以厚禄,纳入朝廷管理。可以说此时的大一统已经是汉地为核心,周边民族地区为附属的大一统。

之后的所谓蒙元,如果没有攻占中原汉地,其实也是会算作如西夏之类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但是即使占领了汉地,蒙元也未完成向中华过度的汉化,反而大肆在中原推行藏传佛教邪俗,短短数十年其就被汉人赶跑了,现在很少元朝剧原因也是因为元朝的中华化非常低,到最后一代皇帝元顺帝才粗通汉文化,能完全理解汉字。官方教材虽称之为大一统,但是未详细介绍其败亡迅速的原因,实际上蒙元的所谓的大一统,更像是强行兼并了汉地的殖民帝国统治模式。

之后的明朝利用军队卫所制度,让军人驻扎当地进行屯田农业生产,通过卫所收容土著下山的方式,明代对于南方尚未开化之地也有所攻略。这些军户卫所,如同一个个桥头堡般伫立于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至于清朝的中华大一统,则是满清打着继承明朝崇祯的旗号,强行充当了汉人皇帝这一角色,实际满清皇帝的头衔中,汉地地区的皇帝称号是最为重要的,汉地是满洲皇帝直接统治地区,在一些藏区史料中,将满清皇帝也叫做尼堪可汗,即汉人皇帝。从清国末年的一些文士的言论也能看出,中华帝国最本质地方就在于汉地,失去汉地,中华基本不复存在,如谭嗣同所言:"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可见在清末一些文士心中,可以牺牲边陲之地,但也必须保存汉地。

中华帝国是在汉地基础上,统领其他边陲地区所组合而成。而满清对于汉文明的摧残压制引起汉地人民三百年的不满,最终满清朝廷为汉人所推翻,即使想退回东北重新建立政权,也得依靠外力。实际上我们从新中国的统一轨迹上看也是如此,如汉地内战已形势大定,解放军则入内蒙古、新疆、西藏完成了领土收复。

中华帝国的扩张实质就是在汉人群体迁移异地的人数的增加的基础上,再慢慢消解同化其他异民族地区,但是判断中华大一统的基本标准则是要看统一华夏九州即传统汉地的整合。

赞(3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16 08:3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12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