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有点拿不太准的典故(6)
本頁主題: 有点拿不太准的典故(6)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山山出白水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775
威望:486 點
金錢:216 USD
貢獻:4432 點
註冊:2014-09-29

有点拿不太准的典故(6)


《杂谈“人吞商史”的来历及其他》

如今有不少人热爱中国书法,“字”当然是书写的体现,“书”是字的艺术,“字”也是书的基础。东汉《说文解字》的作者、大家许慎说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字者,言滋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许老前辈的这段话,可以总结为:书与字,既相连属贯通,又相差有别,是一回事,又是两回事。写字之法,谓之书法,字体谓之书体,窃以为,所有的字体都是有史“可追”的!今天咱们就先“追追”甲骨文吧。

都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距今至少3000多年了。也有人说这可算是最早的“文字”了!然而发现这些文字并“认出”是“殷商时期”的文化产物这个“大发现”却是一次纯属偶然的际遇!

故事是:公元1899年深秋的某一天,北京国子监最高掌门人,国子监的“祭酒”( 相当于当时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王懿荣先生病了,可能是深秋天气突然变冷感冒啦?老中医开了药,其中有一剂药叫“龙骨”,王校长以前从未见过“龙骨”,他好奇的看着这些“药片”,突然发现上边有类似“篆书”样的字迹,他吃了一惊,心想这是啥药啊?居然上边还刻了字?说来也巧,这位王校长又是一位造诣不凡的“金石学家”,是研究青铜器上的铭文,碑刻,拓片的行家里手!凭着金石学家的敏感和扎实的古文功底,王校长初步断定,这“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还要古老的文字 (后来经过多位学者专家们研究结果是,这些所谓的中药龙骨上的“刻字”是比周朝更早的商朝的文字,上面的文字记载的是商朝或更早的历史)!于是,他果断自费,让下属把全北京药铺里所有的“龙骨”全部买下,一共得到1500多片“龙骨”!王校长毕竟是文人,不会做生意,他这个恢宏的“大手笔”,引来了一帮古董商人,居然按“龙骨”上的“字数”论价,一个“字”被奸商最后要价高达二两银子!
经过王校长的“不计后果”的大量收购,他成了“甲骨文”的最先发现者,研究者,且成了被后人赞誉的“甲骨文之父”!(看看是不是又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

王懿荣为官清廉,由于大量收购“龙骨”,不久就债台高筑啦!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大规模收购”,毕竟此前的多年,有数量可观的“龙骨”都被当做中药材进了药锅煮了,被“吃了”,更有不在少数的“龙骨” 干脆被磨成粉,成了外用药!学者们感叹呀!遗憾呀!那么多载有重要历史文化信息的“龙骨”都被毁于药锅,毁于“药砧”!这就是“人吞商史”说法的由来!

由于王懿荣的舍家收购,甲骨文从不值钱的“药材”逐渐变成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从此当然也就避免了人为的继续毁坏!保护这上古的“文化宝物”,王校长应该是立了大功的!但是,个人为了全力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实物而不惜血本的收购,家庭“财政”早已不能支撑,到了破产的边缘!后来他居然不得不变卖了老婆的嫁妆和首饰啦!(老婆也没有为此而与王校长反目或者离婚,足见夫人也是足够贤惠加伟大)有诗为证: (他自己的自嘲诗)

从来养志方为孝,
自古倾家不在钱。
墨癖书淫是吾病,
旁人休笑余癫癫!

到了次年,华夏大地上发生了悲惨耻辱的一幕: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贪生怕死的慈禧太后拉着光绪逃到了西安!但是王懿荣不能逃,原来慈禧太后不顾“敌强我弱”的事实而冒然向八国政府宣战,但是她碰到了“硬茬”,最终无奈出逃前,她任命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你给我顶住!顶住!(这个“官衔”就是京城的警卫司令,总负责京城的保卫任务)当权者可以大敌来临,一跑了事,王懿荣岂能临阵脱逃,可是他又哪里能“顶得住”!京城陷落后,他对夫人谢氏说: “吾可以死矣”!然后用楷书在纸上写了“绝命辞”: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于其所止,此为近之”!随后自杀殉国时年55岁!

真应该在王懿荣校长殉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再次向这位饱学之士,忠义之士致敬!

王懿荣死后,家道中落,由于家财大都购买了“龙骨”,儿子王瀚莆只能靠变卖所余家产度日!此时,京城另一位对金石甲骨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高价收购了王家的大部分“甲骨”!这位“慷慨解囊”之士,不是别人,正是晚清著名文学家、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 刘鹗。在买入了王家的1000多片甲骨后,刘鹗也开始了收集和研究甲骨,后经过他的认真分类,精心挑选出1058片,于1903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铁云藏龟》六册。“铁云”是刘鹗的“字”,“藏龟”则是他收藏的甲骨龟片。
《铁云藏龟》出版后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将甲骨文由只供少数学者观赏的“古董”变成了可供广大学习者、爱好者研究的文字了资料!看看,甲骨文从进入了“象牙塔”后,又走回到了民间,不过再也不是在“药铺”里了,而是在“图书馆,书店”里啦,您说这贡献还小吗?

刘鹗的另外一个贡献是,他辨别出了甲骨上的刻痕是“殷商时代”的“刀笔文字”,就是刀刻的文字,从而能够使人正确的判断了甲骨文的年代!

到了今天,您是不是也能识得出几个甲骨文了呢?

甲骨文,又称“殷墟文”,“王八担”(这个名字您有点“耳生”吧) 是殷商时期刻在乌龟壳和牛肩胛骨上的一种早期文字。那个时期的统治者极其迷信,常用此物进行“卜筮”活动,并将“算卦”的结果刻在甲骨上并保留了下来,无形中成就了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政府的软弱,当时大量的珍贵文物,以公开的亦或私下的方式流失到了海外!所谓的外国探险家,古董商,传教士等纷纷来到“落后”的中国,“收购”或者干脆骗取文物!“甲骨文”也不能例外!

1904年,就在甲骨文刚刚发现没有几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闻着味儿”就来了,一个叫“方法敛”,一个叫“库寿龄”,来了就专门收购“龙骨”!在他们无孔不入的“扫荡搜寻”下,“购买”了几千片“有字龙骨”,然后统统运到国外,高价卖给了欧洲各大博物馆!

目前我们知道的最多的“收购”中国龙骨的是一个加拿大的“传教士”,他叫“明义士”,这个家伙居然在前后12年里(1914年到1926年)共“收购”了35000多片“有字龙骨”且全部运出了中国!

呜呼!“甲骨文”的命运与“敦煌文物”何其相似乃尔!有人曾经痛心的说过: 敦煌在中国,可是“敦煌学”在国外呀—-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被盗运到了国外!又一次让人深切体会到了“国弱受人欺”,“国强谁敢欺”的真理!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存世的(包括国内外)甲骨大约有13万片,约一多半在国外,其余的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大学,研究机构。有三万片在台湾(1949年被当时的“历史考古所”带去的)。

除了甲骨文之外,还有一些文字的“载体”,如青铜器,石器,陶器,以及简牍,竹简,木简等。注意,这些物质都是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文字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实物载体”!甲骨文是具有“开创性”的功绩!难道不是吗?

有人认为,中国的“造字者”是“仓颉”。《荀子-解蔽》载: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据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造字的初衷是因为当时的“结绳记事”和“刀刻记事”的手段已经大大的跟不上“形势”啦!于是就有了简单的“文字”了,当然这个时候的“文字”比“殷商甲骨文”还要早啊!
正由于考古学的发达,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出现的有文字意义的“刻划符号”,也比“殷商甲骨文”要早的多!

咱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的小结一下了:

从传说的仓颉造字成功开始,再经历了甲骨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字体的演变,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优美的汉字,也成就了我泱泱中华三千年之文字文明!
本人这个意见,您没意见吧?




[size=4]《研究甲骨文贡献巨大的“四堂”》


在王懿荣,刘鹗等甲骨文先驱的“带动”下,上世纪初、中期又出现了不少人研究甲骨文的“发烧友”及“闻声而动”的专业人士,其中有四位先生绝对重要!他们四位也还有一个“共同点”,四个人的“字”或“号”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堂”,那就是:

罗振玉~~号 雪堂,
王国维~~号 观堂,
董作宾~~字 彦堂,
郭沫若~~字 鼎堂。

后人总结道: “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这四位对甲骨文领域的研究均有重大贡献!
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纠正了多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错误!但是也证明了司马迁所撰写的“殷商史”的可信性!王国维用“二重证据法”的强有力“武器”,有力量的证明了《史记》是“信史”(二十四史第一史)!这个贡献是巨大的!

再看罗振玉,是他最早与甲骨投机商“斗智斗勇”,终于找到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开始时那些文物商人及一些卑鄙歹人试图封锁甲骨文的出土之地,打算对甲骨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妄图垄断其出售市场)罗振玉还考证了其地为“武乙之都”。

董作宾曾先后多次参与了殷墟甲骨的发掘工作,他的大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是业界公认的一部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对甲骨文字的“分期划段”,有权威的解释和令人信服的论证!

郭沫若先生所著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篡》使甲骨文的研究“事业”达到了“巅峰”!解放后郭先生担任《甲骨文合集》的主编工作,为甲骨文研究不断发展做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郭先生在日本时写的《殷契粹编》和《卜辞通篡》两部书仍旧是人们学习甲骨文知识的“权威读本”!感兴趣的您可以在图书馆里找来看看?

那位说了,甲骨文一共有多少个字呀?答案是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们一共“辨识”出5000多个独立字体,但是遗憾的是,至今才“辨认”出了1500多个字,也就是仅仅“破译”了不到三分之一,还有3000多字至今仍旧是“谜一样的存在”!甚至有的学者一本正经的说: 学习历史或者考古专业的学生一旦在这3500多“未解密”的字中经过研究,能“辨认并破译”出那么几个来,你一定可以顺利通过“博士研究生”学位滴!

可喜的是,通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加上国家把“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重点工程一直给予了极大重视,如今人们对“殷商历史”已再不是“模糊不清”,“雾里看花”啦!
学术界一直“念兹在兹耿耿于怀”的对于国史“上三代”的探索如今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商朝距离现在实在是太“远了点”,远到啥程度呢?举个“栗子”吧,您认为“商汤王”距离“商纣王”有多远?您可能说不远吧,这二位不都是“商朝人”吗?其实有600多年呀,只不过整个商朝在普通人看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有点儿“虚无缥缈”之感呀!您已经感觉不到这两个“王”的距离啦,可是,您要知道,这“二王”的实际距离基本是今天的“您”和“朱元璋”的距离!也是600多年!

经过学者们筚路蓝缕的艰苦努力,最终写出了煌煌11大册的“商朝史”,可以说,今天我们对商代和“殷墟”的了解是孔夫子时代完全不可比拟的!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距离商灭亡虽然仅仅500年,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故孔子叹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老夫子啥意思呀?简单的翻译下,就是 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老孔能说出来,没问题,但是他们的后代“杞国”,“宋国”我就不灵光啦,说不出来啦,因为他们两国不重视文献呀,没留下啥东东呀!这么说吧,如果有足够的文献资料,那我是啥都能“说”地呀!

孔老夫子如果在天有灵,他该是多么的羡慕今天的我们呀!

司马迁写《史记》时也面临了诸多“困惑”呀,史料太少,文献资料的极度缺乏,让司马迁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假设一下,假设,哈,如果司马迁能够看到了今人丰硕的殷商研究成果,如果司马迁能够看到了殷商甲骨文上的大量信息,他的《史记-殷本纪》以及相关的章节一定会写得更加丰满、更加灿烂辉煌的!您说是不是?


=========发挥=========



赞(1)
------------------------
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30 19:2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04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