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是什么让这些东北青年拒绝北漂
本頁主題: 是什么让这些东北青年拒绝北漂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大师兄的救兵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238
威望:410 點
金錢:18387 USD
貢獻:11212 點
註冊:2015-12-15

是什么让这些东北青年拒绝北漂

本帖被 valen 執行鎖定操作(2021-12-06)
互联网流传着一个说法,天南地北哪儿都能见着东北人,除了在东北。


的确,据统计显示,近三年全国仅四个省市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其中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就占了三席,共减少了约43万常住人口。


长久以来,“发展缓慢、就业率低、产业结构单一”都是东北甩不掉的标签。


然而不知为何,最近我身边选择回到东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位上海网友发表东北旅行感想,更在微博上引发了热议:





在这个全民都拼命搞钱的年代,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低内卷、低收入却高幸福指数的“躺平天堂”么?


1. 山海关外的日子有多爽?


后疫情时代,“流调”成为外地人快速了解某座城市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参照。比如,继“沈阳鸡架”之后,哈尔滨小老百姓的快乐日常也上了热搜:





在东北,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就是,剧本杀、吃火锅、澡堂子、剧本杀、吃烧烤的循环播放。


对比半年前北京打工仔的流调——刚上班不久的年轻人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各条地铁线路上辗转,30多岁的中年人全家蜗居在郊区70平米的房子,日常出差、周末还要备战考研。


当然,从收入上比北京和东北肯定差距不小,但论生活质量,用天差地别来形容这两个地区也不过分。





以前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究其原因可能几篇学术论文也难说清,但简单粗暴来讲,其实跟东北人爱吃、爱玩、不热衷奋斗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在东北,你想对打工人施行精神PUA,是非常难的,我身边的东北朋友早就参透了:工作就是为了谋生,享乐才是人生主旋律。


沈阳姑娘@TT 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在成都念完大学后,她回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机缘巧合之下,开始了美食探店之路。探店是爱好,做大做强之后就变成了副业。


@TT 身边有不少探店的同行,在东北,探店已经成为主流副业首选。


对于当地的年轻人来说,就业机会有限,工资水平不高,但是自媒体没有太多限制,只要你有审美会拍照就行,而且东北人天生就是幽默大师,文案张嘴就来。如今不少年轻人依靠自媒体每月就能赚到七八千块。



TT的小红书主页



不少北漂的老乡都很羡慕她的生活,因为在外地打拼,时间全都花在了工作上。副业丰富了东北年轻人的生活,但是让他们选择留在家乡的原因绝不止于此。


对于@TT 来说,随时能来上一顿家门口的东北小烧烤比什么都强。


东北的“芭比Q”就跟东北人的性格一样,乍一看不咋讲究,鸡架、羊脖筋、枣肠、烤馒头,大撒盐巴和辣椒面,等你一顿细嚼慢咽,就能了悟什么叫“征服”。



TT推荐的东北传奇脏摊儿“桥下烧烤”



不同于北京烧烤摊的“格局”,在东北烧烤摊上,没人会谈论“元宇宙”,大家聊的是家长里短、升职加薪、恋爱结婚一些关乎个人的生活琐事。





除此之外,不少潮牌、热门餐饮品牌也开始陆续扎根东北,面对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落地的新兴事物,@TT说,东北的商业发展就是这样,可能会滞后,但绝对不会缺席。


值得一提的还有沈阳发展势头迅猛的咖啡文化。


近些年,在沈阳的“八经街”形成了咖啡一条街,在一些年轻咖啡师的坚持下,除了拍照打卡,你确实能喝到一杯超值的好咖啡。


然而咖啡文化虽然繁荣,但TT觉得“洗浴中心”才是东北最内卷的产业。人均200多元的洗浴体验已经算是天花板级别的,含各种花式搓澡,高级酒水,海鲜自助,烤鸭现片等服务。


人均100元上下,赠住宿的“中档”温泉洗浴则是普罗大众的第一选择,减价不减质,甚至花样更多。



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对东北洗浴文化的表现



用@TT的话来说:在东北澡堂洗一周约等于环游世界半圈。可以说,几乎一切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都可以在东北的洗浴中心完成。  


2. “回家”没前途?东北孩子不在乎


众所周知,“考学”是北方孩子的宿命,东北也不例外。95年的小黄就是是一名做题家,离开大连曾经是他年少的梦想,但在外奔波7年后,去年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


因为学的是商科,所以本科实习的时候小黄去了“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当时,他和表哥租住在嘉定,每天需要通勤2小时上下班,深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周末更是疲惫到没有精力开火做饭。





在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毒打之后,小黄辞职考研出国进修,没想到这个决定却让他陷入了更大的焦虑之中。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和上海求职,发现周围“卷王”扎堆儿,甚至一家小券商的一份普通工作,都有很多个履历远胜于他的人去争抢。


海归北漂,工作难找。看到上岸的前辈们疲惫的生活状态,小黄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落户、买房、无休止的工作竞争……真的是自己向往的吗?及时止损的小黄决定回到东北。





如今归家一年的他,越发爱上大连的节奏,有条不紊的生活,差不多得了的人生观念,让卷起的人生重新舒展。


“在上海,吃个便饭要花掉人均200是日常,如今一套沉浸式剧本杀外加高品质日料,人均200多元就能度过一个非常充实的下午了。”小黄说。



大连人气第一的沉浸式剧本杀,均价100元以下



房价也是吸引小黄回来的重要原因,大连作为东北GDP最高的城市,房子均价一万七,甚至比江浙沪和大湾区的很多三线城市都低。努力奋斗几年,也是可以够得着的。





如今在银行工作的小黄,非常满意于东北的同事氛围,大家乐天知命,出口就是段子。虽然也会有突然加班的情况发生,但是没有了过去那种时刻处于“竞争中”的提心吊胆。


下班之后,等待他的也不再是郊区空荡荡的出租屋,而是父母已经端上桌的饭菜和温暖的家。





小黄说,小时候他一心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于是6年间他去了郑州、上海、墨尔本、北京等城市生活,兜兜转转一大圈发现,“走出去”的世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外面的天高海阔并不适合自己。


3. 打碎“土味”滤镜的那些人


一段时间以来,塑造东北的“土味和魔幻”已然成为了互联网财富密码,但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不仅曾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新中国的重工业,更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男女性别比最平衡的地区。


如今为了打破刻板印象,不少年轻人试图用自己的审美摘掉外界对东北的“土味滤镜”。比如@多多,一名来自哈尔滨的时尚博主。





开始做全职博主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多多说,现在的东北不适合时尚博主生存,既无长沙、成都这样的旅游热门城市,也不像北京、上海一般有着繁荣的商业,互联网上东北的形象更是尴尬。


但,时尚需要的不就是一个“敢”字吗。





做博主这些年,她也遇到过去还是留的问题,平台的流量倾斜,同一篇内容,对于上海博主的扶持远大于哈尔滨的。


虽然也想过当沪漂,但是为了照顾父母,她还是留在了东北,“后来越发觉得,还是哈尔滨香。”多多说道。





令@多多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一篇推荐太阳岛湿地公园的帖子意外走红,不少网友留言:不是吧,这竟然是哈尔滨?!


这是在地自媒体特有的优势,北上广的博主太多,一个景点能出上万个帖子,但是像东北这样的地区,还有许多原生态的美好,值得被发现。


扎根在哈尔滨,让大家重新认识哈尔滨,是让@多多 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正向反馈给了她动力,如今她不只是寻找小众好去处,更是结合时尚搭配,给出大家更多的参考。


东北冬季漫长,于是她开始因地制宜的,发布更多适宜在漫天大雪的氛围里的穿搭样本。北方地区的女孩们也给她留言,表达了她们渴望看到更多适合在气温零下的天气下穿着的“有效穿搭”。


羽绒服、军大衣、大毛领、毛毡帽,天气冷不等于要穿的土。





多多说在全国的热门旅游、宜居城市中,东北的城市从来没有名列前茅的,连最出名的景区如哈尔滨、吉林长白山,也经常得被贴上“东方小巴黎”,“假装在瑞士”等标签才能出圈。


“这不重要,东北文化自信我们是有的,被大家看到只是手段,扎实的北国自然风光才是能够吸引大家持续来的主要原因”,她说。





未来,@多多 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东北本身的美,而不是仅仅作为其他地区的平替。


结语


互联网上关于“他乡还是故乡”的争论从未停止,这次这些东北青年用自己的生活故事,为大家讲述了家乡生活的这种可能。


都说“他乡容不下肉身,故乡放不下灵魂”,然而几千年前白居易就已经给出了“心安是归处”的终极回答,无论在哪,大概只有舒心、自在、充满希望的生活,才是最不辜负大家半生奋斗的选择。


他们在故乡挺好的,你呢?


赞(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04 10:1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2-04 10:55